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记得当年清水塘-----寺后村寻旧迹

人老了,喜欢怀旧。今天兴起,去高中母校寻访旧迹。
    我高中是在寺后村读的,那时叫宁协中学,学校后来搬到下潘,现在学校也已经不存在了。只是在历史上存在过这么一阵子。
    已经快30年没去过寺后了,当时都是走路来回,现在人懒了,找个车路吧。
    记得平桥往街头方向有一分岔指向去寺后,随指示牌进去,到一个村后,都是新房子,不能确定是不是寺后,再开进去,看到一个池塘,已勾起往日的记忆,确定就是寺后。
    母校的外观依旧,只是门前的路已浇了水泥路。汽车可以直达。


大门锁着,不能到里面看看,只能隔着窗户窥看。再过去,发现有一小门开着,里面有一些老人在打牌,我们便进去转了一下。
   社社办高中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,不管条件是不是具备。1976年,这个大道地里有高中,完小,还有初中是在道地外面的一幢房子,现在已经加了围墙,成为寺后小学了。





道地里一片寂静,只是脑海里总会浮现当年高中生,小学生一起熙熙攘攘的景象。

  礼堂里新挂了几块匾,“皇亲懿室““登科”等,提示着这里不再是学校。当年学校开会主席台就在礼堂上,文艺演出也在这里举行,我参加的演出排练也是在这里。



这里还是村里放电影的场所,别的村都是放露天电影,寺后村都是卖票的,因为有条件卖票。学校的教师是可以免票的,而学生必须买票,票价5分,开映前要清场。许多同学躲在教师寝室里反锁着门不出来,放映队也没办法。等电影开映了,同学们再出来。老师也往往帮忙藏起同学,有时候一个教师寝室可以葳十来个人。


楼上的这一排是教师寝室,一间大约有八九个平方,可以放下一张床,一张桌子,一只箱,一个书架。分别住着我的班主任谢志标老师,任课袁振生老师,王德恩老师,孙尚源老师,还有几个初中老师。
    本想进到寝室里去走走,但楼板已严重虫蛀腐烂,怕有危险,不敢进去。

    楼下是小学几个年级的教室。


这里的楼上和楼下的几间是老师寝室,楼下还有几间是小学教室
    左边的小门进去是食堂,同学们可以在里面蒸饭,一个饭盒二分,后来是二分半。老师则有菜可以买,当然是要预订的。烧饭阿姨是我同学式亮的妈妈。一下课,早已饥肠碌碌的同学们蜂拥而至,把个蒸饭间挤得水泄不通。 一个老师则站在门口收饭票。有的同学为了节省蒸饭费,二个人合用一个饭盒,由于米太多,有时就会蒸不熟。我家每星期给我4到5角,15餐饭,蒸饭费基本不用愁。
    学校大门边的一间是学校唯一的一间办公室,所有老师都在自己的寝室办公。
    那间唯一的办公室里放了几张桌子,一个风琴,除了音乐老师外,还有几个师范毕业的年青老师会弹,还有副校长张国佩也会弹,学生嘛,我也经常去玩的。还私自配了一个风琴钥匙,别的老师没法玩时我却可以,很是得意。


学校边的水塘,老师们洗衣服都在这里,除了吃,师生们所有的生活用水都在这里。
    楼上中间二间是高一时的教室,右边二间是高二时的教室,都朝西,夏天晒得很热,由于没有衬衣及汗衫,只有一件卡其冬衣,我经常赤膊上课。


学校里没有学生宿舍,同学们分散住在村民家里,这是我住的地方。左边的大门进出,房间里有个后门,后门外面是菜园,房间里放了一只皮桶,但有时候晚上嘘嘘同学们开了后门解决,这样不臭。

    二条四尺凳,搁上几块木板,上面铺上稻草和草席就可以睡觉了,我最奢侈,居然从家里挑来一个觉(gao)毽,三张床六个人。




大门进来后的,我和另外五个同学住头一间。在我们之前是上届五个女同学住。
    我的房东是我的老师王国春,家里有一株枇杷树,一株橙树,果子成熟时,会分给我们吃。今天我没有看到那二株树,想必树龄大了,砍了。
    王老师家还有一个小不点,大约二三岁大的小女孩,就是现在的草木欣欣。


离住宿地50米有一口池塘,在当时的宁协公社门口,我们把饭盒拿回住地吃,吃完会在这里洗饭盒,公社的干部及村民洗衣服也都在这里,水很清,我多次下去游泳。
    借用越剧忠魂曲中的一段唱词,记得当年清水塘 。时光流逝,物是人非,学校没有了,池塘已不是从前的池塘了。

2006-12-17